二結王公文化節重頭戲「抓童乩 跳過火」隆重豋場
(影音新聞)
(記者邱玉君/五結報導)登錄為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二結王公文化節今(29)日下午重頭戲「抓童乩 跳過火」隆重豋場,今年準備1萬2000台斤木炭,作為過火用火堆,邀請20多頂神轎共百餘尊神明參與過火祈求平安。
民國100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102年登錄為「宗教百景」之一的「王公過火」,是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是宜蘭五大列為宗教文化活動的無形文化資產,在1997年千人移廟展現二結人「團結」的心,香客萬千雲集盛況一時,各體爭相報導。
二結王公廟歷史悠久,創廟至今234年,主祀神「古公三王」,為南宋末年抵抗蒙古之三位義結金蘭義士,大哥柳信,精通醫藥,二哥葉誠,善於堪輿,三弟英勇,擅長道術,清乾隆51年(公元1786年) 噶瑪蘭墾民捧奉古公三王本尊渡海來臺,隨著信徒遷徙,全臺分香廟壇高達50多處,一年一度的王公千秋過火祀典儀式,主要為消災解厄、去霉運,自清朝以來「跳過火」即為「王公廟」主要的慶典活動,農曆11月15日王公千秋,過火儀式吸引大批人潮,萬頭鑽動,贏得當地民間的俚語「驚王公生,毋驚過年暝」2007年被「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臺灣十大民俗祭典,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公告為宜蘭縣民俗活動。
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指出,「掠童乩」於王公壽誕日當天「末」時,王公武轎起輦,冥冥之中王公似乎都知道乩童躲在哪裡?指示「捉童乩」吉時及方位藏身處,王公武轎「發輦」衝出廟前炭火場,至附近庄頭「鎮安村、二結村、復興村」尋找「童乩」,彰顯神威顯赫,當「輦轎」發現乩童時,乩童隨即「起乩」在臉頰兩側穿上銅針、揹上五鳳旗,根據傳統高站在王公武轎上,揮舞著黑令旗和法器,在信眾的簇擁下繞境社區,隨輦轎回到廟埕進行過火儀式。
張明華表示,「跳過火」今(29)日下午2點登場,擲筊請示三王公,木炭量維持往年的1萬2000台斤,須於前一日堆置木炭,壽誕當天卯時由耆老與資深人員向王公請火、起火,升火、時辰一到,總指揮動王公令旗觸擊炭火堆,領先踏過6米高炙熱焰紅火堆,驚心動魄的啟動過火儀式,由古公三王領頭,上百信徒抬神轎、抱神尊,赤腳大踏步走過6米的炭火堆,拍掌聲、吆喝聲「過火喔!」、如雷貫耳,振奮民心、精神斗數、爭相目睹,為信徒神彩奕奕過火的風采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