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萮:「開路」非但不是塞車最佳解,反而是最差解!

(宜蘭大新聞中心/宜蘭報導)宜蘭市選區縣議員獨立參選人孫博萮,針對縣長候選人江聰淵提出:「突破雪山隧道瓶頸促成宜蘭第二條快速道路案」強調,在交通史上,「開路」從來不曾真正解決過塞車問題,曾幾何時,雪隧塞車問題早已變成宜蘭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勒索新建各種交通建設的最佳工具。
孫博萮指出,只要雪隧塞車問題一天不解,這些地方政治人物就可以一直無上限地勒索要求交通建設,把宜蘭人的塞車夢魘,當成政治籌碼,並把希望寄存在不會實現的未來,無論是規劃設計進行式的台2庚線延伸線、高鐵延伸宜蘭、台62線延伸頭城(乃至宜蘭)等等,都號稱要解決雪隧塞車問題,更變成政客們展現「爭取建設」、搏版面的絕佳途徑,而無視於這些所謂的交通建設到底是不是真的對紓解地方面臨的交通問題有幫助?
孫博萮說,雪隧塞車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車流量遠遠超過吞吐量可以負荷,加上蘇花改通車以後更是雪上加霜,這些都是蘇花改通車之前就早已預見的問題,加上現在疫情期間大家對於搭乘大眾運輸增加顧忌、以及宜蘭縣內大眾運輸轉乘規劃嚴重不足(事實上也很難為觀光客需求完善規劃),以致駕駛自駕車來宜蘭始終是最佳選擇,但是公部門及地方政客為了不想得罪這些自駕車的駕駛,都避不願意採取真正有效益的抑制手段去降低雪隧的車流,反而把腦筋動到不斷地開路,「誤以為」增加路徑就能減少塞車的困境,事實上這是本末倒置。
孫博萮提出下列見解:
會開車的人就是會開車,尤其是全家一起出遊大大小小各種需求,終究是比搭乘大眾交通來得便利,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抑制車流量的手段,除了匝道儀控、獨步全球的交流道紅綠燈🙄️、高乘載這些流量管制措施,就是必須要提高自駕車的用路成本,包含尖峰時段大幅提高過路費、以及講了很久卻未曾實質探討的入城費,甚至是於尖峰時段雪隧應該讓出一條車道來做大客車專用道等等,都是相對有效能夠抑制自駕車的手段
但地方政客非但不願意動用這些手段,更喜歡動輒以塞車為由,不斷要求新闢道路,這都是在錯誤以為車輛的總數不會改變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思惟模式;事實上,當地方道路選擇更多元時,反而就是會鼓勵更多人以自駕的方式開車前來,原本以為已經紓解一部分壓力了、另一批人就會把車開來補上
這跟以為只要興建了高鐵就可以解決塞車問題是一樣的腦洞,無視於母數是會隨著道路增加而提高,而非分散後降低
這些不斷增加的母數,將不僅僅為雪隧帶來更重的負荷,更將在宜蘭如此腹地不足的地方,大量增加在地更多的車流(車潮等於錢潮又是另一個政客對於觀光想像的盲點),以目前宜蘭每逢假日景點、市區就到處塞爆的現況(導致宜蘭人假日都不敢出門),倘若隨著新闢道路使車量母數再向上攀升,未來平面道路的壅塞只會更加惡化
以五楊高架為例,即便高架路段再好再快,一旦車輛湧入湖口市區,平面的車流依舊動彈不得
加上行車路廊被越來越多的縱橫路線所切割,路口及號誌也不斷增加,反而讓行車效率及安全大打折扣,或是在根本不塞車的路段拓寬道路,反而造成日後地方車流與車速的提高,影響用路安全
結果一堆不明究理的政客只會起鬨高喊開路、拓寬好棒棒,殊不知又埋下了另一個交通問題的地雷,這些都還不提新開路/高鐵將對環境、生態、景觀所造成的衝擊、及車輛增加的排碳量及空污
高速公路倘若交流道越多,行車效率就會越差,這是很基本的交通運輸觀念,因此倘若意圖以新闢交流道(連接台62線)解決塞車問題,恐怕將是事與願違
再者,除非未來銜接點的設計,在北上端只出不進(從國5平原段只能匯出往62線、不得匯入國5進入雪隧),否則未來勢必只是讓來自東北角、從頭城方向要上雪隧的車輛倍增,加劇雪隧堵塞
所謂鼓勵搭乘大眾運輸並非加開搭乘高鐵的選項,一方面如前述應國五在尖峰時段指定一條車道做為大客車專用道,到了宜蘭之後,透過加強轉乘與接駁、鼓勵在地租車、包車以取代自駕,讓市區車輛增加幅度不似全程自駕那麼劇烈
舉例而言,武陵農場於賞花期間實施人流總量管制及交通管制,強制僅能搭程接駁車前往,不允許自駕車開車前往,是台灣目前唯一成功解決塞車問題的措施,其餘不曾有任何方式(尤其是開路)解決過塞車問題
國道5號平原段應優先開放大型重機通行,封閉道路的行車安全及效率,肯定遠高於平面道路,倘若持續管制大型重機不得行駛,勢必也會造成與台62線銜接的障礙,交通規劃不應只服務特定輪數、運輸業者的需求,交通用路平權應該在宜蘭被落實
「高架」是蘭陽平原的景觀殺手,過去長時間宜蘭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頭城、礁溪、二結、羅東…,包括蘭博旁、礁溪市區、龍潭湖旁、宜運旁、蘭陽大橋旁、羅運旁、羅東林場旁、羅東車站旁…等,因為對建築高度的管制不當,造成建築天際線不斷突破,整體景觀受到嚴重破壞,也違背當初宜蘭縣總體規劃的精神,如今面臨鐵路高架化、高鐵延伸宜蘭、台2庚線延伸線(橋樑)、台62線延伸線(銜接國5)都有高架的規劃,蘭陽平原的優美景緻可預見將破壞殆盡。
孫博萮表示,交通問題不能僅從大公路主義思惟去解決,況且可能根本不是解決而是添亂,宜蘭乃至全台灣都應該儘早摒除這種浮濫開路的壞習慣,加強管制手段、提升駕駛的駕車習慣及道路效率,才是紓解塞車的基礎
而未與TOD、都市計畫做全面性同步思考的交通規劃,終究只會淪為地皮炒作的工具,圖利特定地主或是困擾到在道路沿線的居民而已,孫博萮期待宜蘭未來的領導者能夠更宏觀,莫為選舉急就章。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

Clos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