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臺灣民主歷經無數先賢血淚付出「臺灣民主,百年追求」
(記者江柏恩/宜蘭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今(19)日出席台灣民主蘭城尋蹤學術研討會時表示,「臺灣民主,百年追求」,臺灣民主歷經無數先賢的血淚付出,才有今天的甜美果實,謹以此文邀請大家一同回顧屬於宜蘭、屬於臺灣的民主奮鬥歷程。
游錫堃表示,他出生於1948年,那是二二八大屠殺的翌年,臺灣人噤聲、蔣氏「遷占者」 政權重寫歷史的時代,他與他同時代的朋友們在那樣的氛圍下成長。因而,我們到了青年甚至已然老邁,才逐漸明白,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抹滅了屬於臺灣這片土地、屬於臺灣人民自身的歷史與故事,因此每當我們回顧過往,總是像失憶一樣,只知中國,不知臺灣。
檢視全世界各國的民主轉型案例 ,從極權體制走向民主的道路,絕非是平坦無阻的康莊大道,路上荊棘滿佈,道阻且長。如今臺灣的民主被譽為國際典範 ,是全球華文圈的第一個民主國家,更是全球民主同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些傲人的成果從何而來?由過去威權政府的教育裡,是找不到答案的。
當年的威權政府傾全力抹去逾百年來臺灣先賢追求民主自由的史實,但足跡可以抹去,事實終究無法全部消滅。歸功於多年來許多學者與研究者的努力,使我們今天回顧無數先烈前賢的犧牲奮鬥事蹟時,領悟到,正是他們在歷史長河中的前仆後繼,才點亮了今日的民主臺灣。
游錫堃說,他感謝眾多專家學者的幫忙,他有幸得以閱覽許多以往不曾見過的史料,尋回臺灣人的驕傲;而身為宜蘭人的他,也因而了解屬於宜蘭的民主血淚,更發現在臺灣百年的民主歷程裡,宜蘭人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瞭解宜蘭人的貢獻,也為了找回宜蘭人在臺灣民主歷史中曾被迫消失的那片拼圖,我們推動「臺灣民主,蘭城尋蹤」系列計畫。期許以宜蘭舊城作為起點,尋找臺灣民主的蹤跡,以深化在地文史研究、發揚先賢堅韌精神,並在臺海關係逐漸緊張的時刻,藉由先賢無畏無懼的精神,強化土地認同,建構主體意識,鞏固全民防衛意志。
回首臺灣民主路,其艱辛追求的前夜,不能不提滿清統治時期蒙昧的前現代,那是滿清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此後,滿清政府從臺灣撤退,軍隊與武器也離開臺灣,因此臺灣人民在沒有總統、沒有政府、沒有軍隊、沒有武器、沒有足夠糧餉補給的情況下,仍堅強迎戰裝備精良的日軍。大大小小的抗爭持續了20年之久,這是臺灣先烈前賢反入侵、反殖民,英勇抗敵的展現,令人讚嘆。
隨著日本政府加強軍力鎮壓,反抗者資源消耗殆盡,臺灣人民的抵抗,也從武裝抗日逐漸轉變為文化抗日,以爭取自治為階段性目的。促成此一改變的原因,不能不談引領當時的日本大正民主及國際上的自由主義風潮。1905年起,日本開始了所謂的大正民主時期 ,雖然主流思想仍以永久保有殖民地作為主要目的,但其反對武斷統治、改善殖民地統治、人道對待等主張, 仍為殖民地臺灣創造了許多空間。另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14點和平原則,其中民族自決的理念更席捲世界各地受列強欺凌的地區與殖民地。蔓延全球的自由主義思潮,也促使許多殖民地開始向母國政府要求更多政治參與的權利 。
臺灣的知識份子置身此思想潮流與時代巨浪下,也改變了1895年以來對日本殖民政府的抗爭模式。於是,1921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展開,有志之士連署前往東京帝國議會請願,爭取設置臺灣議會。除外,在島內也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在各地以演講、讀報等形式為開啟了民主與文化啟蒙的浪潮。歷經了多年的爭取,以及國際、日本國內情勢上的改變,1934年中川健藏總督以推動地方制度改正來換取停止請願活動,林獻堂等人也於1934年9月決議停止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35年,總督府公告「臺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案」,臺灣迎來史上第一次地方選舉 。
「蔣石雙雄生僻遠,蘭城底事出豪英?」
回溯1920年代以來,正是有蔣渭水等有志之士,才為臺灣啟蒙了一整個世代的民主與文化思潮,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尤其,今年適逢「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100週年,也是「治警事件」100週年。就在1923年1月16日,由蔣渭水的好友、也是妻舅石煥長擔任負責人,向臺北北警察署提出「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結社報備,其後遭到禁止。研讀這段歷史脈絡,越發使人好奇,當時全臺灣文化抗日有志者人才濟濟,為何蔣、石出身地處偏遠、人口稀少的宜蘭舊城,卻能在「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過程中扮演領導的角色?
其後,1927年蔣渭水創立「臺灣民眾黨」、1946年蔣渭川參與「臺建協」(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郭雨新參與1960年「中國民主黨」、陳菊與林義雄投入1979年「美麗島政團」、1986年「圓山組黨」等臺灣組黨運動中,宜蘭人為何總能在決策核心扮演重要角色?跟宜蘭舊城有什麼淵源嗎?
我們發現,「蘭城四傑」(蔣渭水、石煥長、蔣渭川、郭雨新)在宜蘭舊城有著地緣關係。詳見黃文瀚老師的考據,許多蘭城先賢聚居於北門口,若再加入生活時間、相互交往等史料,推測不無可能存在著相互間的影響 ,並可能可以進一步推測「文魁武將」(前清進士楊士芳、「抗日三猛」之一的簡大獅)與「蘭城四傑」 間的薰陶或影響。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由於宜蘭舊城蘊含了既廣且深的文史素材,加以今年是「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100週年,而「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是以,從臺灣的政治結社史入手,是一種理解臺灣百年民主歷史的取徑。而根據史料,我們整理出六次臺灣重大的政治結社,其中都有宜蘭人的身影。有鑑於此,本次學術研討會希望匯集眾專家學者之力,不只釐清蘭城先賢的過去,更探究蘭城先賢與臺灣民主的關聯,一同考究屬於宜蘭、屬於臺灣的民主歷史。
從圖三可以更清楚了解六大政治結社參與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實線作連結,暗示他們有著傳承般的關係。圖中也列入楊士芳與簡大獅,並以虛線的方式向後連結其他先賢,暗示兩者可能是薰陶而非傳承。
首先來看「文魁武將」楊士芳與簡大獅。楊士芳作為前清進士,以往咸認其在日本接收臺灣時屬於投降派,但從他在清領時期倡建延平郡王祠及在日本統治初期創立全臺首間祭祀岳飛的碧霞宮,以及在教育、文化上的推廣等事蹟來看,或許更傾向於將他歸類為以軟性的、文化的方式進行民族延續並推動社會改革。而與其作法相反的簡大獅,作為「抗日三猛」之首,其武裝抗日及從容赴義的表現,則彰顯了宜蘭人勇於反抗的另一面。楊、簡兩者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皆含有對抗強權欺壓的潛在意識,而這也為蘭城提供了孕育民主先賢不可或缺的養分。
接著來看六大政治結社的宜蘭參與者。1923年初,蔣渭水、石煥長一同組織了臺灣史上第一次的重大政治結社「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也觸發了連動全臺的「治警事件」。隨著治警事件的落幕,1927年蔣渭水籌組了臺灣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也成為臺灣史上第二次的重大政治結社。1931年,這個臺灣第一個政黨雖然被迫解散、渭水先生也隨之英年早逝,但渭水先生「薪盡火傳傳至理」 的精神遺產,卻播下了臺灣人民追求民主前仆後繼的根苗。蔣渭川、郭雨新先後繼承了蔣渭水先生傳承的自由與民主精神,在不同的時代與社會氛圍下,分別成為臺灣民主運動的前線鬥士。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蔣渭川與各地的啟蒙世代先賢於1946年組織了「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蔣渭川更擔任九位常任理事之一及總務組長,成為臺灣史上第三次重大政治結社。然而這股追求自由民主的火苗,卻在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大屠殺中,被陳儀政府趁機解散鎮壓,火苗幾近湮滅。直到1960年,繼承蔣渭水精神的郭雨新,與雷震、傅正等人籌組中國民主黨,並擔任七常委之一及組織委員會召集人,成為臺灣史上第四次的重大政治結社。怎奈遭到威權國民黨政府打壓,中國民主黨因而胎死腹中。這次組黨再次宣告失敗,參與者下獄、退隱、轉職,僅餘郭雨新先生一人承擔起黨外傳承的支柱,連結全島民主人脈,但郭雨新最終仍在威權國民黨政府的打壓之下,被迫抑鬱遠走他鄉。儘管如此,他在臺灣曾培養的新一代本土有志青年,卻也不斷開枝散葉,成就了「薯衰枝湠湠群英」 的黨外勢力。
比如,1979年的美麗島政團,原是第五次的重大政治結社,遭到蔣氏政權當局炮製暴亂,史稱「美麗島事件」。事後當局羅織罪名,軍法審判受刑人中就有四位是郭雨新的子弟兵,陳菊、林義雄是其中的宜蘭人。此後,包括郭雨新的子弟兵在內的許多黨外人士持續奮鬥,終於在1986年,黨外選舉後援會統合了眾多黨外勢力,驚險之中在圓山組黨,成立了臺灣戰後第一個民主反對黨:民主進步黨。圓山組黨不只衝破黨禁,也促進了翌年的解除戒嚴,與其後臺灣的民主轉型。
游錫堃最後提到,隨著臺灣史的研究者及相關史料越來越多,還原許多過去先賢為臺灣民主奮鬥的犧牲奉獻,與其生平事蹟。其中,也有研究者追溯蔣渭水先生民主政治思想的啟蒙源頭,發現20歲之前的渭水先生,受到宜蘭城的大環境薰陶甚大、其父親與和學業師張鏡光先生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
攤開六次組黨運動的歷史,赫見決策核心主事者都有宜蘭人,對於地處偏遠的宜蘭何以孕育出多位民主先賢?除了前述個人淺見外,也希望藉由本學術研討會拋磚引玉,帶動臺灣各地找回屬於在地的民主先賢,一起讓這段過去遭到掩蓋的臺灣民主歷程更加完整。回首臺灣民主路,可以說是百年回首路蕭蕭。
如今國際的民主版圖不斷縮減,臺灣作為華文圈唯一的民主堡壘,歷經三十多年的民主轉型,成就世人驚豔的韌性民主政體,以傲人的經濟與科技成就儘管貢獻國際社會,儘管如此,臺灣仍遭受對岸的強權霸凌、威逼恫嚇。此刻「臺灣民主蘭城尋蹤」學術研討會與系列計畫的逐步推動,期許能點亮熠熠明燈,為臺灣民主發展的歷史研究持續累積更豐碩的成果,也希望100年來民主先賢反威權、反壓迫、不屈服的意志,能成為國人捍衛民主、對抗外敵、強化防衛意志,守護家園的資糧。因為,人民的意志,就是最好的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