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預防食品中毒有撇步!
(記者邱玉君/宜蘭報導)炎炎夏日,臺灣地區氣溫日創新高,但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之高峰期!也就是說,夏日高溫各類食材如果未能注意食品保存條件,很容易因保存不當導致微生物生長造成食品中毒。
常見引起食品中毒的細菌包括:1.水產品中的腸炎弧菌、2.禽畜產品的沙門氏桿菌(特別是未清洗過的蛋最容易受到污染)、3.廚師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或因傷口而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4.未洗乾淨的蔬果米飯等或熟食因未覆蓋而被灰塵中仙人掌桿菌污染等。
衛生局局長徐迺維提醒民眾及食品業者,夏季食品安全衛生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手部有傷口者應戴手套不可直接接觸食材,製備過程應全程配戴口罩,食材貯存應注意效期、保存方式及溫度等。調理食品應謹守「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1.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澈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4.要澈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下不宜放置過久,建議食品調製後勿於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夏天時(室溫超過32度)勿放置超過1小時。
同時衛生局也將持續加強本縣食品業者之衛生稽查輔導,以確保民眾飲食之安全,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請撥打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電話03-9332779 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