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邀民眾體驗「自慢.頭城」找尋自慢精神
(記者邱玉君/頭城報導)第六屆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於 今(14)日在頭城老街展開為期兩個周末的老街文化藝術季,由青年返鄉團隊,金魚厝邊所策劃,受到在地企業家魏朝宗先生大力支持、並與東吳大學攜手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由商學院及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以及GOFIT宜蘭青年創業加速器青創團隊和地方一起推廣在地文化,促進在地經濟。
主展場「金魚。厝邊」分為新棟和舊棟,室內擺放各式歷史老物件,並不定期展出世界及在地藝術職人的相關作品。新棟為「厝邊」客廳服務台,這裡是金魚老鎮長以前接待服務鄉里的地方。由此進入舊棟的一樓社區空間與講堂,目前也是扶植地方青創產業的孵化基地,這次則化身為第六季藝術季的主展場。
今年主題為「自慢。頭城」,特別邀請翁基峯老師擔任策展人。翁老師表示所謂「自慢」的意思,並不是像字面上所看到的「緩慢」。這兩個字是日文漢字,指的是人最擅長的事物。走在日本街頭,如果在餐廳門口看到「味自慢」,就代表這家店的廚師對自家料裡極富信心、或是具備了獨特的拿手絕活! 金魚厝邊團隊代表彭仁鴻期盼以「自在、慢活」之精神,實踐「Stay&Work」的篤行態度。「Stay」意指在你熱愛的生活中,享受你的工作。;「Work」意指在你的工作中,創造你熱愛的生活。
今年的策展主題,希望強化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因為每個人都存在著與眾不同的能力,但我們常常忽略它,讓潛能沉睡著…。我們希望促進大家找尋「自慢」的絕活,努力學習「自慢」的專業,贏得彼此認同、贏得生命的份量,也能在土地上安身立命。 這正是「自慢」的本意。「自慢.頭城」以這樣的心意,為大家回顧這些年「讓頭城自豪的在地創作者」,這裡的人文歷史豐厚,因為過去是蘭陽平原第一條商業街,所以傳統產業聚集,許多人都是做生意起家的。但獨特的是,隱沒在各行各業的頭城人,不管過去從事過什麼樣的行業,但是每個人的家學或多或少都跟文化相關,特別躍上藝術季舞台的,則是心裡都存在著創作魂的「斜槓創作者」,「金魚。厝邊」這些年認真的挖掘,將這些樸質的珍珠一一挖掘出來,讓頭城的藝術文化,找到其當代生活的意義!
這次藝術季一樓展場,總共展出三位藝術家,入門後映入眼簾的是-知名插畫家「鉛筆馬丁」(本名-黃興芳)為這次藝術季新創的作品,主題為「頭城魅力四色」。分別以海藍,磚紅,稻黃,山綠四幅新作,以在地海天山色之姿,為藝術季拉開序幕!
鉛筆馬丁,因為喜歡用色鉛筆隨意為生活景物速寫,而替自己下了筆名。過去二十多年的歲月,曾在動畫業擔任導演;返鄉的契機是因雙親辭世,與家鄉的連結頓時斷去,馬丁毅然辭去工作回到頭城,試圖尋回生命與故事的連結。馬丁的「自慢」表現在對故鄉的觀察,尋找外在環境轉換的微妙氛圍,自豪地告訴別人「頭城」的迷人之處。用自己的筆,重新詮釋頭城固有的色彩,以自己的直觀,將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分為四種色系。從過去就有,到未來也會一直存在,關於山、海、平原與街巷,以藍紅黃綠四色代表之。 流動的水,光照暈染的古街,和風推動的稻野,蘊含雲氣的山景,老鎮保有的四色,給當代需要放鬆自持的人們,找回最簡單的地景體悟!
同在一樓展場的,還有頭城鎮上無人不曉的書法世家–康家,家傳「蘭陽第一筆」第三代–康懷 老師,自小跟在阿公身邊,在「磨墨」中學習沉心靜氣、從「牽字」裡觀察行氣奧義。謹遵阿公「要寫字,就要讀書」的家訓,特別喜愛老子的康懷,更將書中領悟顯於一點一畫中,篤行「書道即生活,生活即書道」的生命境界。此次以「自慢」為主題,特別邀請康家第四代康潤之 共同聯展。康潤之,從小浸潤在父親輩書法文風,談吐諄諄儒雅、待人謙和,由此可窺見家族一脈相承的處事精神。他們所展現的「自慢」精神,正是康家世代傳承的畢生苦功。「自慢」是追根究底的研究、學習與永不停止的反覆練習,才能形成。他們父子倆從第一屆藝術季就開始參與,我們特別選定「康家書藝的自慢社會運動」作為切入主題,希望在展出過程中,可以細數家族書藝傳承與頭城文化環境變遷的關係。這次開幕式,也可以親炙康懷工作坊第四代康潤之老師,現場書法揮毫。
步上樓梯,展場二樓,會先看到拼布藝師–賴淑真的作品。她在頭城為人熟知的身分,是中藥行「德安堂」的老闆娘,賴淑真是戰後「夾心世代」的女性代表,上有兩代長輩、下有幼孩嗷嗷待哺;白天忙著顧店,晚上處理家務。在零碎如縫補破布的缺口中,找到了療癒自己的創作方式。擅長拼布畫與各種布包、謝籃、防蚊香包。十九歲無師自通的狀況下,以能做完整的刺繡,腦中有許多創意點子,也將上一代阿公傳統手藝–謝籃,重新用自己的擅長的拼布技術,詮釋疏於現代待嫁女兒心的輕盈感。這次特邀兩代工藝師的「謝籃」作品,在藝術季透過「老物件與新創意」共同譜出,跨越時空的「自慢」情懷!兩位雖然都以家學淵源的中藥行作為「主業」,但是他們在手上技藝的突出,卻也展現了另一種「自慢」精神:拿出自己最拿手的絕活,壓箱底的工夫,不僅沒有驕傲自大、反而處處透露著謙卑,展現出隱性的「自慢」,只做出最好的,讓觀看者得到最大的滿足。 現場還有賴老師其他拼布作品、複合媒材,以碎布搭配羊毛氈呈現出類似油畫的拼布創作,堪稱一絕~
二樓還一位國外藝術家,來自阿根廷,來到頭城就覺得這裡是她生命裡的「命定之地」,一直以身為「頭城人」為傲!Marina Burana,中文名字為「明蓮花」,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有著強大的學習力和探索力,起初先是在師大研讀一年華語文課程,接著進入台北藝術大學修習美術系,完成在台灣的學士學位。七年前和先生 Musaubach 一起來到台灣,因為喜愛山海更甚都市,所以從台北移居頭城,進而從傳統花卉油畫,進而轉進更加符合生態的纖維藝術–樹皮布的製作。
來到頭城4年,繽紛作品早已堆滿畫室,日常的所見所聞、和對台灣文化的探索發掘,都是明蓮花創作的靈感來源,所以我們希望將她工作室一隅,原封不動地搬來展場,讓觀者可以更直接地體會到她的創作熱情。明蓮花的「自慢」,隱含了一個人一輩子對於心靈與環境的追逐,才有機會形成生命中最獨特的「自慢」。是她對土地的關懷,也是心靈契合的認同。
今年藝術季策展概念希望彰顯「頭城人.自慢」的哲思, 以”回顧過往”的形式,回顧過往,亦展望未來。邀請這些年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藝術家,讓大家了解藝術家的風格發展歷程,也了解頭城藝術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共同努力在這裡生活,透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生存方法。希望各位參觀者,可以感受到頭城用「自慢」聯結外在世界,也用「自慢」彰顯每一個人的價值。
這次藝術季總計包含移居頭城外國人和在地斜槓職人共5位參與,受邀藝術家有康懷工作坊康懷老師及康潤之父子搭檔、德安堂中藥房賴淑真老師、鉛筆馬丁老師以及來自阿根廷藝術家明蓮花老師。策展團隊期盼用更生活化的角度精心策劃自慢頭城-慢城展、自慢頭城-文化體驗、藝遊味勁散策走讀、物件隨創工作坊以及絹印印刷DIY體驗等活動,帶領旅人走進小鎮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樣貌。這次藝術季的活動場域集中於老鎮長邱金魚故居-金魚厝邊,以及老街區,串連起本次策展主題《自慢。頭城》。